跟很多朋友一样,我也是认同罗大佑是中文音乐教父,他不仅扩大了中文音乐的广度,也立下了中文音乐的深度。朋友一般都大推罗大佑的歌词,所以我也不无例外地留意细读,其中的批评与觉醒,反映了他独一无二的洞见,也带有适度的幽默感。
90 年代中,不完全是配合《恋曲 2000》(1994)的宣传,罗大佑到槟城做一个分享会。我没有完全记得分享会的细节,不过印象深刻的是罗大佑说,为了几个词可以翻上 20 部字典词典(包括同义词反义词的词典);另一方面,罗大佑还说歌词到最后还是迁就音乐的(哦……)。
另外他也提到 4 岁开始学音乐,也接触了一些比较前卫的音乐,扔了一些感觉上叫现场听众扫兴的乐团名字和类型名称,比如 Progressive Rock、Fusion 等等这些中文流行音乐几乎没有提到的名词,还自弹钢琴唱了几首早期作品,现场观众有人喊<台北红玫瑰>(《恋曲 2000》的里边比较上口的歌曲),他完全没有回应(所以说不完全是配合《恋曲 2000》的宣传)。
爱鸟及乌,我花点时间找了几张罗大佑提到的乐团的录音来听,那时候互联网初期,一般只有文字和一些照片,那些乐团也已经过气,买不到 CD,更没有卡带,只有从黑胶那里着手。结果都不喜欢,所以乐团还是不要提了,不过倒是从那些音乐听到了罗大佑首 3 张专辑的音乐元素。
因为这样,我同时也留意罗大佑的编曲(歌词已经会背了啦),从《爱人同志》(1988)到音乐工厂的几张群体集锦到《恋曲 2000》,那是最好的时期,当时罗大佑在香港自拥唐楼录音室,任他玩,与他合作编曲的先是鲁世杰,后是鲍比达。
用文字转述音乐事倍功半的,我只能简单整理一些要点。可以说,仅仅留意歌词,只能认识罗大佑作品的一半。而且对《爱人同志》接下去的作品更难领会。
罗大佑在音乐方面的进步完全不逊于歌词,同时,也因为罗大佑的歌词日渐凌厉,音乐编曲更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。从《爱人同志》开始,罗大佑的编曲引入了计算机程序编排(programming),比较当时的年轻音乐人,纪宏仁、黄韵玲和张洪量明显地对这乐器完全接纳, 罗大佑则采取了比较严肃的对待,尽量可以把程序编排得更人性化,所以专辑的编曲算是交叉的,一首重程序编排的,接一首少量或者没有程序编排的歌曲,其中<黄色脸孔>更是完全 band sound。接着的《衣锦还乡》电影 OST 延续了同样的方式。
越过小品专辑《闪亮的日子》与《告别的年代》,音乐工厂的《 皇后大道东 》(1991)和《首都》(1992),和《原乡》(1991)的重节奏犹如开向未来的特快列车,这几张作品是罗大佑对电子音乐有如开启罐头般,最直接的应用,可以说是不加思考,叫人失望的。不过没有特色,正是当时香港音乐主流的特色,相对于其他香港流行音乐的粉饰,企图以假乱真,罗大佑未尝不是经过思考,并选择了把都市与街头的节拍赤裸裸呈现出来。
接着,耐人寻味的《恋曲 2000》,音乐转向空灵的世界音乐,同时也可见罗大佑再度回到对编曲的高度自觉,程序编排运用更更人性化,几乎不留痕迹。整体来说,《恋曲 2000》的编曲已经走出录音室,走向世界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
马来西亚少数实验音乐人。实验音乐厂牌 Herbal 创办人兼执行总监;马来西亚实验音乐平台 Switch ON 创办人兼艺术总监。多年来陪伴他的作品穿梭欧亚两大州,不论是现场演出、装置艺术、讲座、分享会等等,举凡与实验音乐相关的活动皆曾参与。曾给报纸与独立音乐杂志供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