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沉淀与团员的出走波折,Paramore 今年10月参演拉斯维加斯 When We Were Young 音乐节,引起乐迷关注敲碗期待新专辑。原定在2023年2月发行的《This is Why》专辑,目前已经释出两首歌包括同名专辑歌曲〈This Is Why〉和〈The News〉。
Tag: 乐团
在新加坡生活却爱看香港电影,新加坡乐团 ah5ive The Band 睽违 7 年再推出粤语单曲,以歌曲《停留一秒钟》向香港导演王家卫经典电影《阿飞正传》致敬。
马来西亚双人乐团Buddha Beat,由姚国昌和Krishna组成。曾经有组过摇滚乐团经验的两人,从随性即兴弹奏,聊生活,到后来决定一起组团,以笛子和塔布拉鼓两种分别代表着华人和印度人的传统乐器,加上西方的吉他和电子音乐,再经过宗教哲学、生活体验和各异文化背景碰撞和融合,Buddha Beat就由此诞生。
继2019年推出首张专辑《我们不是都要沉睡》碰触许多敏感社会议题之后,马来西亚摇滚乐团Arvan阿尔梵终于在2022年推出新单曲〈海龟〉,这一次以「爱」为主题,探讨在寻爱过程所面对的孤单失落,重新寻找爱的哲理。
〈海龟〉由阿尔梵乐团主创人员,也是大家所熟悉的创作歌手Aki黄淑惠操刀,再加上鬼才音乐人阿陆八的编曲制作完成。
新加坡乐团流浪学者善于以另类观点检验与宽慰当今社会现象,这次再次扮演「观察者」的角色,建构全新音乐视野。
同样探讨生活周遭事物的感悟,却有别于〈理想生活〉的「劝慰」创作视角,〈多假多虚伪〉以第一人称的身份来控诉「毒性关系」(toxic relationship) 中的无奈和厌倦。
集合音乐、旅游、美食、文化等丰富生态的2022年活声声音乐节将于本月16日举行,25组来自本地、台湾、印尼的音乐创作人和乐团将轮番唱响。
从流行、摇滚到民谣,各个风格迥异的表演阵容将大放异彩,为乐迷提供最核心的音乐文化体验,让各路音乐爱好者共同欢庆音乐节。
台湾「底片摇滚乐团」The Tic Tac 睽违七年终于发行第二张专辑《正常人的条件》,浓缩乐团近年心境变化,加上被疫情围绕的彷徨,综合成一张探讨城市里小人物形色色的人生大碟,在我们着急成为别人口中的正常人之前,应该先活出属于自己的模样。
《MEmento · MORI》或许就是那种,很难用几句话来形容的专辑。但又无法避开不说。
记得在去年12月尾,珂拉琪宣布在StreetVoice平台释出首张专辑《MEmento・MORI》,加上乐团早已在一年前,以〈万千花蕊慈母悲哀〉单曲吸引了上百万听众的关注,随即在释出当下,就吸引了多于该平台平时的25倍用户涌入,导致系统当机将近一个小时……隔天,专辑更以完整九首歌霸占了StreetVoice的即时榜,创下开站以来的纪录。
第一次听见吕彦良在《新鲜的灵魂》的声音,是在Spotify算法的带领下。当下很不自觉地以为,他又是另一个LINION、另一个来自台湾的音乐人,在音乐里的英语运用流畅,平稳扎实地把生活写进了neo-soul旋律中,但当我点开介绍,却赫然发现他来自中国。
当初知道他们要推出双CD专辑时,身为听众的我也开始忍不住担忧。面对实体式微、感知疲劳、串流瓜分、信息爆炸的时代,到底真的有双CD这个必要吗?对「当代电影大师」来说,这之间固然有他们的考虑,而且乐团也不是第一次这么做了。
成立于2016年,当代电影大师曾经在2019年推出了双EP《状态》、《拍谱》,将后庞克、摇滚民谣等音乐元素,融汇于第一次被听众认识的作品中。因为乐团的声响鲜明,后来有好一段时间,他们的名字逐渐在独立乐团圈之间被讨论。